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1952建校时成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1987年更名为政治经济法律系。1990年后,经历了马列主义教研部、经济系、社科部等几度变迁,2007年组建为人文学院。2011年4月,根据中央及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筹组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
学院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讲师10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11人。现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6人。在机构设置方面,学院共设有七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学院共设有三个研究中心,分别为: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人权研究与教育中心、大连哲学研究基地。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学科特色鲜明、实力雄厚,拥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哲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方向)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理论、科技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共计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教学方面,学院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培训和学术会议,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满足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宣部课题、财政部课题、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1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院获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
学院获评“辽宁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批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多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省级教学名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多名青年教师在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得奖项。
院长: | 朱成全 |
书记: | 张淑敏 |
副院长: | 张淑敏 李淑英 |
博士研究生层次 |
政治经济学 经济哲学 经济思想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方向) |
硕士研究生层次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政治学理论 科技哲学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
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良好,年龄结构合理,许多教师在各自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经济哲学等方面具有较强科研优势。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任务,同时努力拓展学术研究生的专业质量与规模。学院现设有三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十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学科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既突出经济管理院校文史哲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又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化、大众化趋势,既能充分满足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又兼顾本学院学术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原理等课程。学院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严格答辩流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夯实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努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学生实践就业能力。
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去向主要包括: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同时,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